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学习 > 22个“放牛班”的春天——童喜喜笔下的邹显慧老师

22个“放牛班”的春天——童喜喜笔下的邹显慧老师

2017年01月17日 09:05:09 访问量:927

好班总是相似的,“放牛班却各有各的不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九年级某班,是一个全校闻名的班级:两年换了4位班主任,考试……

好班总是相似的,放牛班却各有各的不同。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九年级某班,是一个全校闻名的班级:两年换了4位班主任,考试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全班学生共35名,有四大天王等好几个团伙”……

单说被称为四大天王的这四个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打老师。他们公开宣称:一般情况下,我们一天可以把老师打几次。如果心情好,我们就一周打一次。要想不挨我们的打,除非别让我们看见。

该班的第四任班主任是一位三十刚出头、血气方刚的男老师,因被四大天王殴打,只当了一个多月的班主任,就愤然离去。

这个班上还有几个同学,喜欢独来独往,不属于任何团伙,但他们张狂、尖锐、冰冷,其破坏力、杀伤力远大于四大天王”……

对这样的一个班,所有了解情况的老师评价完全一致:土匪班!”“行为习惯差,学习极差!”“没救了!已经彻底坏透了!

该班的数学老师龚林昀说起这个班,悲哀至极:我教了十几年书,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班!

 

2010年9月1日,大名鼎鼎的土匪班迎来了第五位班主任邹显惠老师。

十天之后,也就是910日,教师节这一天,邹显惠喝到了一碗特殊的汤:班上有三个男生,在教师节这天早晨六点钟就起床熬鱼汤,为的是想在教师节这天一早就能把鱼汤送到邹显惠手中。

一年之后的中考,这个曾经几乎被所有老师都判了死刑的土匪班,有5名学生因成绩优异,取得直升重点高中的资格;4名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其余孩子,全部考上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35颗已被尘埃遮蔽得昏睡的心灵,苏醒了。

而无论接手这个班,还是送走这个班,邹显惠的心情都平静而喜悦,一如往常。因为,从1988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到2011年,这23年中,邹显惠接手过23个班,其中22个都是初三年级的双差”“放牛班,但最后都取得了类似的成绩。

邹显惠何许人也?

她非常普通。动乱年代剥夺了她求学的机会,导致她没有漂亮的学历。1975年,她开始担任簇桥中学的代课老师,从此踏上教学岗位,一辈子就在一所学校里教书(簇桥中学是武侯实验中学的前身),直到她临近退休,还因为发表论文的数量与级次不符合要求,没有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

她非常神奇。她的故事许多报刊都进行了报道,教育专家李镇西也被她折服,对她赞叹不已。李校长不仅长期关注她的教育教学,为她撰写了多篇文章,还四处呼吁,最终帮她解决了职称问题。

邹显惠的从教经历,是一段值得书写的传奇。这段传奇,是平凡中蕴藏的神圣,是日常中创造的神奇,是所有师生可以汲取的养分。

因为,邹显惠的成功,在于她掌握了教育的规律——问题的表象五花八门,教育的本质规律却是共通的。

所谓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正是事半功倍的捷径。

                    尊重比爱重要

邹显惠对自己有个要求:对学生绝不生气。

发火是一种无能。眼神是最厉害的武器。这是邹显惠的秘诀。

她总结的是:调皮的学生会故意气老师,只要一生气,老师就输了。

不生气,是尊重的前提。邹显惠用这种平静与坚定的尊重,准确地向学生传达出真诚与智慧的爱。

一般来说,成绩越差的学生越坐不住。邹显惠的绝招是:尊重他们好动不好静的习惯,从抓体育入手,先训练跑步、跳沙坑等具体项目,再抓素质操、体育课等行为习惯养成,借体育纪律训练潜移默化地改善课堂纪律。

有一年,邹显惠带了一个学习基础特别差的班,全班学生,一篇文章中错别字要占一半多。用从前让孩子们写周记来与班主任交流沟通的办法,显然行不通。如何突破?邹显惠一直苦苦思索。

在一次物理课上,邹显惠发现有个学生没有听课,在画画。课后邹显惠找他谈话,他说另一个同学欺负了他,他无力还击,就画漫画去嘲笑他。邹显惠立即想到全班学生普遍喜欢看卡通片、画漫画,顿时计上心来。

于是,邹显惠在班上办起了漫画展。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全部参加。邹显惠从大家的漫画作品中选出较好的作品,分门别类编排,再让作者写出自己的构思意图。展会前指定几名解说员,熟读解说词,在展会上解说。同时请美术老师到场,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就这样,一个漫画展,变成了围绕主题讨论、培养写作能力、锻炼口才、展示特长、陶冶情操的综合活动。

第一次漫画展的主题,是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请同学们抨击身边的歪风陋习。接下去,根据不同需要,围绕感恩、班级新变化、重大节日等不同主题,举办了各种漫画展。在一次又一次的漫画展中,孩子们进行着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班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各项工作也水涨船高。

比如早恋问题。这是中学许多班主任都会碰到的问题。在放牛班,这个问题会特别突出。在邹显惠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曾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处理早恋的问题,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当时,班上有一对早恋的学生,邹显惠采用的方法:个别谈话时严厉批评,通知父母到校三方谈心。谈心时,老师与父母结成统一战线,与学生谈了两个多小时,结果是学生碍于面子当场没说什么,回家后就与父母大吵大闹。谈心后,这一对学生开始对邹显惠进行无声的对抗,经常用愤恨的眼神表达对老师的不满,师生关系从亲近变为疏远。

另一对早恋学生,邹显惠采用的办法。当看见女生在周记里流露出苦闷情绪时,邹显惠找她谈话,得知她喜欢上了一个班上的班干部。邹显惠对她表示理解,说:这说明你已经开始长大了,逐步进入成年人行列。老师一点也不奇怪。同时又提醒,你正处于学习知识阶段,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当前,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处理类似问题条件和能力你还不具备。女生很赞同,却又难以自控。邹显惠就继续耐心地陪她谈心,帮她出主意:如何转移注意力,如何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就这样,女生三天两头来找她说悄悄话,这样无话不谈的谈心持续了两个多月,女生终于顺利告别了自己的情感问题,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有了这样两类不同经验后,邹显惠总结出一个有用的办法:泰然处之,双管齐下。

就算发现学生似乎在早恋,邹显惠也绝对不说早恋两个字,而把他们认定为走得比较近的好朋友,公开要求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甚至编在同一排座位上,把他们可能私下进行的接触公开化,避免同学之间的议论,让当事人减少压力。

与此同时,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讨论早恋等问题,让孩子们辨明利弊得失,自己说服自己,期待明天、规划未来。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把感情问题转化到如何互相学习、如何建设班集体等方面来。

正如邹显惠说的那样:真切的关心是装不出来的。尊重为爱的表达打下了平等的基础。是在这样的尊重下,爱才不再是一种控制、一种侵犯,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熏陶与润泽。

邹显惠甚至把这种尊重上升到了原则高度。她规定自己必须做到:任何情况下不辱骂学生父母,不因个别人的错误惩罚全班。而且,邹显惠还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主动营造平等、尊重、真诚的氛围,进行自我教育。每一次接新班后,她不忙着提高学习成绩,而是从整肃班风、记好班级日记入手,尽快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人格。她要求学生们从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做起,对着装、坐姿、站姿,甚至对打扫卫生、削铅笔、摆放书本等杂务,都有具体的要求。

这样的细节约束,难免让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她就和大家商议达成一项协议:师生之间互相纠错。要求学生们遵守的行为规范,她本人若触犯了,学生们也可以立即指出。

为了让学生们感觉到指出老师错误的平等,邹显惠会偷偷有意犯错,比如讲课时讲错许多人知道的知识点,摆放书本时违规等等。每一次,她的违规都会有学生眼疾手快地指出,而她也乐呵呵地马上接受。学生开心,她也开心,就这样,她让学生在纠正老师的错误中,潜移默化地纠正了学生自身的错误,认可并支持老师的工作。

当然,邹显惠也有真正犯错的时候。有一次,她没调查清楚一件事,就批评了当事人。那个学生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很快,邹显惠发现的确是自己的错误,她马上找到那个学生,向他道歉。那个学生态度很好,说:没关系,人人都会犯错。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邹显惠深受感动。因为,人人都会犯错正是她努力希望学生们接纳的观点。她盼望这些传统眼光下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能够意识到只要改正错误,一切都来得及。

因此,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邹显惠都会及时地发现、不遗余力地赞扬。她从不对学生父母公布学生考试的排名,却强调学生得了多少表扬;她还在办公室准备了一抽屉糖果,哪一个学生有细微的进步,她都会及时予以奖励。这看似幼稚的奖赏,传达的却是甜蜜的认可。师生都在这样点滴进步中获得成长的动力,不断向前。

              信念锻造奇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放牛班的出现也非一日、一人之过。而一个学生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容易,摘下这个标签却非常难。

邹显惠之所以能够创造差班奇迹,最重要的就在于相信学生、相信自己。

这两个相信,说易行难。

相信学生这一点,最难。

比如小伟。他是全校闻名的大人物。长相帅气,人很聪明,但在学习上,除了语文,其他学科都不及格,有的科目甚至还经常考零分。

老师对他久教无效,头痛不已,只希望他能够安分守己,不要捣乱。可小伟根本不买账,就喜欢把教室搞得天翻地覆。有一天,正在上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讲着,全班同学都安静地听着。突然,一个女生发出了一声歇斯底里的尖叫,随之就是语无伦次地狂喊:蛇!蛇!蛇!

只见一条一米左右的青蛇,正在教室中央游走。全班大乱。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震惊万分,一时间呆住了。所有同学都慌忙逃离座位。混乱之中,罪魁祸首小伟却纹丝不动,喜滋滋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大家……

比如小根。抽烟、赌博、喝酒、旷课等事情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而且他总是提不起精神,课堂上哈欠一个接一个,打起来没完,鼻涕口水直流。学习成绩长期倒数第一名。

难道是平时休息不好没睡够?难道是家里发生了什么矛盾?都不是。有抽烟习惯的小根,长期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有人把白粉放在卷烟中递给他抽,他就这样染上了毒瘾……

这样的孩子,是邹显惠班上的常客。

有的学生是破罐子破摔型。他们认为一切为时已晚,成天只讲吃、喝、穿、玩,追星,通宵沉在网吧里,上学只为完成父母之命、混个初中毕业。有的学生是小霸王型。动不动就向父母挥拳头,甚至扬言要杀父母,搅得父母都不敢在家睡觉,更不敢管他的学习了。有的学生是心灵创伤型。这些孩子父母长期不和或早已离异,他们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于是,常常外出不归、滋事打架。这样的孩子要么性格外向但偏执,喜好暴力;要么极端孤僻、冷漠,不爱学习、不求上进……

相信学生,意味着对所有学生都不绝望,不抛弃,不放弃。

越是表现不佳的学生,邹显惠越是沉得住气。无数次家访,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沟通、交流、疏导……永远为这些学生敞开心门,已经成为了邹显惠的行动准则。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邹显惠看见了一朵又一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在她的眼前悄然绽放。

小伟最后一次离家出走时,是准备去参加一群不法分子组织的一次行动,幸好被邹显惠及时发现,让其父母将他带回了家。几个小时后,他的伙伴们犯法被抓获,判了6年徒刑。

得知这个消息,小伟惊呆了。这以后,他第一次向邹显惠敞开心扉,给邹显惠写了封情真意切的信:老师,我也想做一个好学生,也想像班长范义那样,学习好、品德好、行为好,可是我无法做到。每当我下定决心要好好改正时,又禁不住许多好玩的东西诱惑,比如电脑游戏、朋友的召唤……我又何尝不羡慕那些好学生呢……我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以前总是骗老师、骗家长、骗自己,如果这次不是您的帮助,我想我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邹老师,我知道您对我很好,我也好想好想立刻就变成一个Good Boy!让大家都喜欢我。

后来,小伟顺利通过中考,被旅游职业高中录取。

至于小根,邹显惠通过调查和家访,发现他的病根在家庭。小根父母离异多年,他和父亲一起生活,与继母关系总是格格不入,一不高兴就往生母家里跑。生母离婚后未再嫁,自己经营着一家茶铺,小根就是在这茶铺里学会了吸烟,又在不设防中吸到毒贩子卷入了白粉的香烟,不知不觉地受了害。对此,小根父亲也是无可奈何,说他们已经为了小根吵闹过很多次。

这样复杂的局面,邹显惠不仅没有放弃,而且加倍地努力。她找小根生母谈话,要求不要再给小根零花钱;找小根继母沟通,请继母每天接送小根;和小根更是反复交流,让他懂得父亲、继母、生母对他的爱。一个多月后,小根在校内不再抽烟了。尽管他后来因花钱受到控制又开始打牌赌钱,甚至在外偷钱、旷课流浪……但邹显惠仍然和小根的家人紧密配合。最终,小根戒除了所有恶习,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不仅最终完成学业,还于2001年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进入部队后,他多次写来长信感谢学校和老师。在信中,他写道:若没有您当初耐心的教育,我现在就不可能穿上这一身橄榄绿的军装。”“您的学生已长大了,成熟了,请您放心。2002年教师节,小根还特意来信祝全校老师节日快乐,并请求邹显惠把他的信读给学弟学妹们听,希望他们能以他为鉴,更好地成长。

这样的请求,邹显惠当然立刻满足。在这封信中,小根讲述了自己曾经做的错事、走的弯路,真诚、感人。在信的结尾,他还深情地说:学弟学妹们,要珍惜读书的好机会,不要像我那样错过读书的好时光,弄得现在进入社会连写份申请、体会、总结、书信都感到吃力。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邹显惠的声音、小根的心声在教室里回响,教师里一片寂静,学生们个个神情严肃,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邹显惠,若有所思。就连那几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也都停止了小动作,埋着头,苦思冥想……因为,这个班级也是当年全校最差的班级。这封来自昔日差生的信,似乎比任何名人名言、真理警句都更有效,它重重地拨动了学生们的心弦,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了一次最真实也最震撼的教育。

石激起千层浪。读过小根的来信后,全班的班风学风大有好转,学习的热情与日俱增。邹显惠敏感地发现了这种变化,她趁热打铁,不断进行启发、引导。渐渐地,同学们由过去的老师、父母苦苦劝学,转变为自发自觉主动要求学习。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成绩合格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72%,后进生变成优等生,放牛班变成全校、全区的优秀班。

这种奇迹般的转变,由何而来?

最基础、最本质的一点,在于邹显惠无限相信学生。

邹显惠坚定地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之所以会变为后进生,只是他们的优点因为种种原因被埋没、被遮蔽甚至被扼杀。她相信善与美的种子一直埋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特别需要理解信任的浇灌。只有精神上的爱护和信任、行为和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才能帮助这些学生真正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最终从灰暗的角落中走出来。

邹显惠也无限相信自己。她不急不躁,宽容地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觉认识,慢慢觉悟。她坚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取得自己的进步,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或许因为以前的欠缺,导致所学的知识短时间内并不能全部补习好,但是一旦有了做人的根基与方向,在漫长的岁月中,更多的知识可以边做边学。

有了信念,才会坚持。邹显惠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着几件事。

第一是自己坚持写日记。每次班级里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她就会立刻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比如2007918日,邹显惠的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

下午第四节课去学校开会,到1710;接着校长又留下了几位老师单独开会,直到1845。当时各班都已经放学了,邹显惠想,自己班上的学生一直在上自习,肯定也就早已散去。但是,当她习惯性地走回教室时,万万没想到,全班都安静地继续上着自习,一直在等着她。

邹显惠感动极了,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自觉性》一文,感慨地说:“‘放牛班的学生自觉性还是很好,经过两周接触了解,大部分学生不甘落后、愿意学习,也希望老师、学校感受他们的心情,重视他们,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有动力、有能力赶上学习进度。自觉上自习,等着我放学,你们感动了我,我的孩子们!漫长的自习课从16401845都坚持下来了,一堂课40分钟还坐不下来吗?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做好!努力,加油!

邹显惠不断记录着,用日记鼓舞自己,借日记深入反思,把握一个个关键点,及时把教育推向深处。

第二是倡导学生写周记。邹显惠深知,对学生倾注爱心亲情,并不是物质上的施舍,大量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一旦赢得学生们的认可后,她就要求每个学生写周记,与自己深入交流。

有一个叫文静的女孩,她的爸爸意外去世。她通过周记告诉了邹显惠这件事,说到自己常常半夜做梦哭醒的感受。为了尽快唤回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邹显惠召集班委们为文静举办了一次生日party。在文静生日的前一天,大家用班费买了生日礼物、蛋糕,生日当天的晚自习时,教室挂满五颜六色的气球,被遮住的大黑板揭开,上面写着祝谭文静同学生日快乐的彩色大字,全班同学唱起生日歌,送上生日礼物,文静激动得哭了。这一幕也被谭文静记到了周记里,她的母亲也到学校再三表示感谢。从那以后,文静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站起来了。邹老师又请她担任班长,这让文静越发地自信,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这样的周记写作,一是锤炼了学生们的书写能力;二是能把握思想动态。对学生在周记里提到的困惑,邹显惠总会及时加上批注,还会约他们谈心,答疑解惑,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思想难题,尽快振作起来。

第三是行为习惯考评表。管理一个班级和管理一所学校没有本质区别,大事小事十分繁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邹显惠索性设计了一张表格,每个月一张,上面记录着所有学生每天的情况。

在这张表上,一般的学生分为表扬、违纪、其他三栏,而班上最难管理的几个学生,分类就要详细得多,有关他们的任何情况,邹显惠都会及时在考评表里记录下来。

这样每天记录,形成了一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图,一旦发生明显变化,邹显惠就会立刻有所行动。要么谈心,要么家访,要么向周围人询问,了解情况,因势利导。

有了这样的记录,其他工作也有了依据。有一次邹显惠找一个调皮男生交流,拿出《行为习惯考评表》指出:你有12次没有完成作业……”

男生耍赖,无辜地睁大眼睛:老师,我做了呢!每次都交给科代表了,不信检查吧!邹显惠没有去检查,而是当晚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段对话,说:他是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高个子男孩。

第四是坚持开展主题特色班会。邹显惠的习惯是,班上发生问题,随时召开班会,大家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周的班会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教缝补衣服的班会,让学生学会为母亲分忧;教学生手工的班会,让学生们找到动手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还有学生与父母同时参加的班会,对父母们都以正面引导为主;即使反映学生问题,也要关心、建议、积极疏导。

也是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下,邹显惠相信孩子,相信自己,最终让教育迸发出最大的力量。这些年来,无数学生父母给邹显惠写来了信件,表达自己感激之情。我感谢您对我孩子的关心和支持。现在她回家心情好多了,能看到脸上的笑容,有时和妈妈谈心时都很高兴。”“提笔时想对您说的第一句是感谢,第二句也是感谢。这是我作为周裴的妈妈发自内心的一句话。真心!诚心!

帮助问题孩子成长,必须要引导孩子的父母一起成长,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让邹显惠自己也没想到的,她为此还促成了好几对离婚的学生父母复合。

这一切源自于一种简单的、纯粹的、真诚的也是坚定的对学生、对自己的信任。这,其实也就是对教育的信念。正因如此,邹显惠才能从容地、平静地面对任何学生,才能成功地帮助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完成生命的转向。

               发掘知识魅力

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知识,这是邹显惠的口头禅。这一句再教学生知识,也是邹显惠的法宝。

除了班主任这一角色外,邹显惠还是一位优秀的物理老师。她知道,只有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他们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成功挑战自我,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才会真正爱上学习。

所以,作为物理老师,邹显惠总是尽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在课堂上,她想方设法开展所有能进行的实验,让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变得灵动起来。在课外,她欢迎一切来访的学生随时探究物理问题。在考试后,邹显惠也千方百计呵护学生的兴趣,把简单的试卷讲评变成一百分的分析。学生看到试卷后,能够分析出自己哪些地方有收获、哪些地方有不足;只要说对了,她都把分数加上去,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这些年来,尽管一直带的是放牛班,但邹显惠所教班级的物理学科成绩屡获全区第一、学校第一,她指导的几十位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均获省市一、二等奖。

当然,作为班主任,她除了自己的本学科工作外,还特别注意发现学生们其他学科的爱好与特长,并积极与任课老师联络,让热爱学习的学生成为带动班级的正能量。

考试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考分一出,总会几家欢乐几家愁,低分往往会挫伤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邹显惠特别注意,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办法,努力发掘知识的魅力,淡化考核的挫伤。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抓习惯养成,只将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努力的参考因素。她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制定,坚决不由老师设立脱离实际的拔高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学生数学考了31分,如果之前自定的目标是30分,那么也完成了目标,会得到表扬;一旦进步在年级三十名内,就会发奖状告知其父母……邹显惠采取一系列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一步步地坚持到毕业,就自然能取得实现计划目标的好效果。

于是,有一个被人称为差生的孩子,写下了《我们正在进步》的周记。文中写道:刚进初中的时候,懵懂的我们是如此的不懂事;我们无视学校纪律,只知道调皮捣蛋,随心所欲。学习成绩我们是全年级倒数第一,流动红旗从来与我班无缘,我们是在批评中成长的班级。我们自傲又自卑,茫然中缺乏自信,是我们的班主任邹显惠老师温暖了我们,她从教我们怎样削铅笔做起,教会我们怎样做事,怎么做人。一学期下来,我们脱胎换骨:学习成绩居同类班级前茅,流动红旗在我班留而不走。我们成了学校的先进班级,被评为校文明班级’‘武侯区先进班集体。我们以实际行动和成绩证明我们正在进步。而今,在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三(15)班是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我为能成为班级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人们眼里的放牛班变好了。大家嘴里的死班带活了。在赢得众人赞誉的时候,邹显惠却没有任何骄傲。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工作,那满脸的喜悦,既献给了学生,也留给了同事。很多年轻同事都感慨她的谦和,甚至不解她的付出:为什么要一直带放牛班

其实,邹显惠又何尝不想当正常班级的班主任呢?她一直记得1994年接的一个班级。那是从初二开始接手的一个普通班,她担任了班主任。一年之后,这个班的物理成绩平均达到97分以上,在全区名列第一,还代表学校参加区运动会比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就这样的一个班级,到了初三一切风调雨顺,正是可以考出好成绩的时候。可是,一到初三,邹显惠又接到通知,她又被分到了另一个放牛班。当时,那个班的学生父母嚷嚷着要去校长家门口下跪,把她留下来。她连忙劝阻了学生父母。

邹显惠说:放牛班的班主任,曾让我有幸福感,也有无可奈何的不快。付出十倍的辛劳,未必有一分成效,反复性很大,工作特别辛苦。可是,有没有理解我的人呢?有。领导、学生、家长都能理解。他们的一声问候、一声祝福、一个渴望和信任的眼神,都会让我所有的烦恼与不快烟消云散。我知道,正是这样的后进生才越发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去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需要宽容和赏识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需要我。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邹显惠也习惯了教最顽皮的学生,带最难带的班,取得最艰难也是最动人的成绩。即便如此,没有好学历,却有好学力的她,仍然在专业上孜孜不倦地前行。2006年9月,武侯实验中学加入新教育实验,邹显惠就向校长递交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连续17年奋战在初三年级,也就连续17年接任初三放牛班(或初职班)的班主任工作……‘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激发了我参与和研究新教育改革的热情,……现在决心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但希望不要嫌我年龄大了。

写这封信的时候,邹显惠51岁。51岁,在她的字典里并不等于还有4年就将退休,而是还有4放牛班,等着她用更多的智慧哺育。

就这样,教书一辈子,带了22放牛班,邹显惠给每个班级带去了春天的希望,为每个孩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对于那些让许多老师避之唯恐不及的孩子,她由衷地感慨道:我深感他们是一群有灵性、有个性、有独立思维的人,他们更想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爱。几十年教育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心灵真美,童心可塑。我无怨无悔。

这是一位老师最朴素的表白,也是学生心目中最动听的声音。青春期的孩子桀骜不驯,有许多感动的话语常常会以另类的方式倾诉。但是,关于邹显惠,学生们有一句话在以各种方式呈现——“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班主任!

               (原载《教师博览》)

编辑:王素平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一中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