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道 > 2016年教科研信息第七期

2016年教科研信息第七期

2016年08月29日 09:14:08 访问量:272

高考各科复习建议

数学

1、科学地建构知识体系:----“回归课本”

能力的考查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因此高考数学复习很重要的工作是准确、系统的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考生应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科学地建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突出重点,揭示联系,简洁实用。回归课本就是要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对考生来讲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只有这样在考试时知识才能用得上,用得好。

2、科学地训练:

在认真分析总结“一摸”、“二摸”试卷的基础上,还要关注知识交叉点的训练。知识的交叉点,即知识之间纵向、横向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数学高考的能力立意,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而这恰恰是学生平时学习的“弱点”。

在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解题要规范。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重要的是解题质量而非数量,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精练。不满足于会做,更强调解题后的反思常悟,悟出解题策略、思想方法的精华,尤其是一些高考题、新题、难度稍大的题,这种反思更为重要,“多思出悟性,常悟获精华”。

3、强化错题

二模后最应该把高三阶段考试题和历年真题中做错的题拿来汇总在笔记本上,每抄一个题目,就再把此题做一遍。做错题的过程是巩固掌握的不牢靠的知识点,强化解题技巧,把长期植根于脑中的错误思路扭转过来。同时,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二模后建议关注六道大题中的四道中档题。把这四道题型再多练练,争取把这四道中档题的分全部收入囊中。

几种有用的提法:

(1)、“快步走,多回头”。

(2)、“会做的可以不做”,课后的作业布置五道题,让学生至少做三题,会做的可以不做,这样做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而且锻练了学生高考对题目能否会做的判断能力。

(3)“紧盯尖子生,狠抓临界生,关心后进生”。

(4)“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

 

物理

题型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查能力,注重探究、试卷平稳、关注发展。试题素材源于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考查基础,知识点覆盖面宽,体现了高考的五种能力的要求。

命题趋势可以看到,试题继续进行题型创新的尝试,灵活程度加大,陌生程度大,综合性提高,真实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各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拓展性,强调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设问梯度层次明显、角度灵活的特点。有对图(其中有实物图、函数图、)的理解和处理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如实验仪器装置图、曲线坐标图、实验图等多种呈现方式,对考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进行考查。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能力是知识的积淀,是知识的提升、是知识的升华。高考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考查。根据以上的信息,在后一阶段的复习应注意以下面的问题。

一、整理知识,重点放在方法上

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历年高考所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形成从学科视角去观察、洞悉社会的习惯。联系实际(特别是综合运用)的题目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而这正是高考要求的。以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考查的准备,就是通过对试题的整理去体会知识的考查和实际信息的联系。

下一阶段要把历次考试,特别是重要考试,尤其是高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期末以及下学期的适应训练、一模试题、二模试题的放在一起,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登记在错误本上,自己再做一遍,力求做会,尤其是实验根据考纲看看没考到的实验要重点复习。特别是高考的前几天就不必系统地对每门课再复习了,不是复习的遍数越多越好,一定要适当,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效率。特别是抓住自己复习过程中、练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是提高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的宝贵资源。要十分重视收集、积累、整理错误,将错误分类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改正错误。在复习过程中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重犯错误,所以收集、积累、分析、纠正错误是十分重要的。

二.回归到课本、查缺补漏、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

根据高考考纲,对照课本抓基础, 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牢牢地把握住基础,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体系化,高考试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基础知识可以占到总分的近80%,能力拔高题约占20%, ,回归到课本,细心仔细的把课本知识缕一缕,才能真正做到不留死角,我们只有全面准备,才能真正赢得胜利。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根本和依据。,我们认认真真的复习课本知识就是抓住了高考命题的“根本”,不光是要按照试卷的错误点来查漏补缺,其实真正应该是据高考考纲查漏补缺,要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抓好主干知识,特别是运动和力以及几个守恒问题。比如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备考过程中以基础题和常规题为主,加大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的训练;近年高考试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建议加强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训练。备考过程中要回归教材,梳理教材中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等。同时要注重对于基本理论的推导过程,例如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等等,加强对物理概念及规律之间联系的理解;注重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关注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提炼,这些现象体现了什么物理规律,师生在备考中要注意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归纳。

三、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知识。具体复习中,首先复习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各类实验仪的使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正确地读取数据的方法。实验仪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示波器,双缝干涉仪,等等,先讲清楚再到实验室亲自操作。其次把高考说明要求的18个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复习,主要可分为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这样便于在复习中,除了复习实验内容外,还可总结出实验的不同类型以提高实验能力。例如:测定性实验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往往与某些规律相联系,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测量,就与电阻定律相联系进行间接测量,又与电阻的测定、面积的测定联系起来,确定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电流、电压、金属直径和电度。通过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选用实验器材的标准,同时又复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的使用。这个实验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要很好复习。此外,还要加强有关实验设计的练习和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即根据考题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规律,确定实验原理、确定要测定的物理量,再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以及确定合理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设计。总之,实验复习要熟知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梳理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同时重视教材中的小实验、做一做、课题研究等内容,变化实验条件,对实验加以拓展,锻炼跳跃性思维。

四、全面复习,不忘记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知识。

高考说明中,光学、热学、原子物理部分共23个知识点,占考点知识20﹪,分值占卷面的15﹪。这三部分知识每年都各以一个选择题出现,也是每个考生必得分的试题,但有部分同学不太重视这部分的复习,事实上,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在高考中要求不高,因此这占15%分数的题目对你来说,可能都是能力水平范围之内的,只要从知识上不存在“不知道、说不清”的现象,通常都可以将分拿到手。所以建议复习的后期多关照一下这些要求不高的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内容,更切合实际的复习策略。

五、强化解题程序、固化解题步骤,提升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象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的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解答。同时要能较好的利用比较的方法、推理的方法等,进行分析与判断,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备考过程中要强化训练计算能力,平时练习中多做限时训练,以提升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以物理情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突出思维的条理性,展现思维的层次。

解决物理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将“文字表述”转译成“物理情景”;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物理情景,寻找对应的物理规律;

第三步:根据物理规律列出对应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并进行必要讨论。

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学习有它本身的规律,学习需要策略,需要技巧,掌握学习的规律、策略和技巧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就能充实学习实力。

编辑:王淑格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一中 特此声明。